半介过客 发表于 2014-9-2 22:19:41

汽车美容维修支招 教你巧避四大坑爹陷阱

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,汽车早已不是“奢侈品”,而成为生活的“必需品”。在享受汽车带来的便捷的同时,有车族的烦恼也接踵而至。烦恼之一就是汽车在保养维修时遭遇的服务“陷阱”,比如不用洗车剂而用普通洗衣粉、以次充好、扩大维修范围、“小病当成大病医”等等。
  选择诚信商家维修,质量更有保障。
  而有的消费者即使被宰、被骗,可能还被蒙在鼓里。爱车“受伤”本来就让人心烦,再让黑了心的维修工人一搅和,那叫一个上火。

  维修“陷阱”一:车辆送修竟被他人私自使用
  “开进汽修店时,公里数正好是11111,这个数字我记得很清楚,可是等我第二天去提车的时候,公里数变成11270。”市民沈跃有一辆别克君越,由于在路上被刮蹭了,就开进就近的一家汽修店。“当天我有急事,就先把车停在汽修店里,第二天再去提,谁知道我的车却被他们私自使用了。”沈跃说,“那天晚上还有朋友打电话给我,说在金华看见我的车,问我是不是在出差,当时以为朋友看错了,后来看到公里数变了,才知道是有人私自开过我的车。”
  自己送去维修的车却被当成了修车店员工的“私人座驾”,沈跃十分恼火,曾找汽修店的老板理论,但是由于没有证据,加上老板态度很好,最后不了了之。“车是送去维修的,不是给他们私人使用的,这次只能自认倒霉,下次再也不会去那家汽修店了。”
  维修车辆被汽修店工作人员当私家车用,这一现象并不少见。飞度车主黄先生就曾告诉过记者,他的车放在维修站保养,自己刚加了油才去的,取车的时候发现油少了半格。虽然车主气愤,但这种情况,往往找不到证据,车主只能自认倒霉。
  行家支招:
  有时候由于特殊原因,不得不将爱车留在汽修店过夜,如果对方缺乏诚信,消费者的知情权、公平交易权就难以得到保障。车主去维修的时候,最好留意一下里程表和油表,并且拍照留下证据。如果发现车辆被使用过,要跟汽修店工作人员交涉,为自己维权。
  维修“陷阱”二:瞒天过海以次充好欺骗顾客
  近日,市民李好文碰上了闹心事,刚买不久的奔驰车,在倒车时不小心撞上了一个矮石墩,后保险杠上留下了刮痕。李先生很心痛,刚买的车有个“疤痕”,总得想办法修补。于是,他将车开到了一家汽车维修店。“当时那个维修师傅看了我的车是新车,又相对高档,便强烈推荐使用进口车漆,说光泽度好,而且现在刚好有让利活动,可以打6折,还送全车打蜡。我想着价格便宜,马上就答应了。”当李好文去提车时,原先被刮擦的地方看起来已完好无损,打过蜡后,车漆锃亮,李好文很满意,当场就付款了。
  但是过了一段时间,他发现补过漆的地方有些细小的裂缝,又找了一家正规的汽修店,“那里的工作人员告诉我,我补的漆并不是所谓的高档进口漆,而是普通漆。”李好文愤愤地说,“那个工作人员还说,这种漆刚喷上时看不出什么异常,可是使用不久就会脱漆掉色。高档漆能保持五年以上,价格也高,而普通漆颗粒不匀,附着力不强,寿命很短。”
  不仅仅是油漆以次充好,有些路边汽修店还存在倒件行为。
  修车时,汽修工用旧件、假件以次充好安装到客户的车上,甚至把客户车上的新件换下来,更换上旧件,再把新件倒手高价卖出。
  行家支招:
  以次充好,赚取其中高额差价是汽修店服务中常见的伎俩。如果车主只是换换机油三滤等一些易耗件,自己对汽车又比较熟悉的话,可以去找一家正规维修店。对于预防汽修店副厂件充正厂件,在更换部件时,车主最好能在现场,特别是要注意检查那些配件的品牌以及防伪标贴。
  维修“陷阱”三:提早保养越早越能多捞钱
  “买车容易养车难”,如今,高额的维修保养费用已经成为不少有车族颇为头痛的一件事。保养看上去很简单,说明书上怎么说,就怎么做。但事实上,保养也存在一些“陷阱”。
  “我看过汽车《保养手册》,上面写着首次保养是7500公里,可是有一次汽修店的工作人员却告诉我,汽车的首次保养最好提前2000公里。”马自达车主江美晴不禁疑惑,自己每天上下班的路程不过10分钟车程,行驶路况也不错,需要提前保养吗?
  每种车都有自己的《保养手册》,里面有首次保养的公里数,增减幅度在百分之十以内都是正常的。但有些汽修店工作人员却会劝说车主尽早保养,灌输越早越好的理念。对汽车知识了解不多的人往往受到这类“专业人士”的误导去做保养。
  行家支招:
  提前保养,对汽车而言并没有什么损失,但是需要消费者花更多的钱和时间,从而增加了维护成本。遇到这类问题,车主不同意就可以了,坚持在厂家说明书规定的范围内更换是不会错的。如果要提前,最好是在规定里程的百分之十之内。去保养之前要明确保养内容,不然汽修店有可能给你另加额外的保养项目,保养费用也会水涨船高。做完保养后,要向店家索要详细单据,了解本次保养的项目和费用。知道这些以后,等到下次再做保养时,自己可以心中有数。
  维修“陷阱”四:马虎了事治标不治本
  “半年不到,已经换了3个前大灯了。”尼桑车主陈想想向记者介绍起自己被“坑”的经过,“一开始汽修店的人告诉我说是灯坏了,换一盏新的就好,可是每次换了以后撑不了多久,前大灯又出问题了,先后换了3次,最后去了4S店检查,才发现原来是里面的线路问题,车灯电压不稳,当然容易坏。”陈想想说,3盏灯也花了不少钱,找原来的修理店索赔,对方说在离开他们汽修店之前,一切都没有问题,不予负责。
  据了解,有些不负责任的汽车维修店在修车过程中,马虎了事,甚至有意治标不治本,导致修后的汽车需要多次返修,这样,消费者费时又费钱,而维修店则可获取更多利润。
  行家支招:
  市民维修车辆时,一定要看清店家是否有维修经营许可证。从事汽车维修经营是需要经过道路运输管理机构许可的。获得一类、二类汽车维修经营许可的,可以从事相应车型的整车修理、整车维护、维修救援、专项修理;获得三类汽车维修经营许可的可以分别从事发动机、车身、电气系统、自动变速器维修、涂漆、轮胎动平衡和修补、四轮定位检测调整、供油系统维护和油品更换、喷油泵和喷油器维修、曲轴修磨、气缸镗磨、散热器(水箱)、空调维修、车身清洁维护等专项维修业务,经营者可以获得一个或多个维修项目的经营资质。
页: [1]
查看完整版本: 汽车美容维修支招 教你巧避四大坑爹陷阱